部分文章及其摘要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探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立足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问题的科学阐析,凸显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问题聚焦三大显著特点,融贯“两个结合”、基本点和科学思维,构成独特的“三位一体”解问方法,从整体上建构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问题价值有何、指向是何、如何解决的三重逻辑。对这三重逻辑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成为新时代思政课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形成问题聚焦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思政课 问题价值 问题指向 问题解决
(刘萍萍,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摘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优质教育资源,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认同,更能在青少年一代中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崇高品质。在思政教育实践中,要着力构建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环境,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方法,分层次分阶段融入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革命精神中的榜样教育载体建设,增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青少年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融入
(曲嘉,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思政课一体化:概念澄清与实践理路
摘要:当前思政课一体化在教育实践层面存在被概念化、经验化使用的情况,为此需要从学理和实践维度,澄清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厘清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路径。思政课一体化在学理溯源上表现出从课堂到课程、从样态到思维、从关键到生态的高品质育人价值意蕴,在学术概念上指向全方位实现立德树人、指向“完整的人”培育、目标感导引下培植终身学习的一体化,其实践理路在于坚持问题驱动的深度融通。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 概念澄清 实践路向 系统思维
(周蓉晖,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李宏亮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正高级教师。)
四个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为例
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统筹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形成系统化、连贯性的思政教育体系。区域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可以通过从阶段性到整体性全面衔接的目标统筹、从层次性到立体化深入呈现的内容统筹、从适切性到贯通性有效推进的实施统筹,以及从针对性到共向性协同发力的评价统筹这一系统设计,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华银亚,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陈思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中学二级教师。)
故事型微课融入高中思政课
摘要:故事型微课是由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故事主线,按照故事叙述的形式传递学科知识制作而成的微课种类,包含选取故事、呈现故事、分析故事三个环节。在“微时代”背景下,故事型微课在教学故事和教学内容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在制作故事型微课时,教师可运用故事的丰富内容增强育人力量,借助微课的主要功能提升课堂效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深化情感认知等实施策略,使故事型微课落实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故事型微课 课堂效能 实施路径 内涵式发展
(钟倩,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周卫华,江西省赣县第三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
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路向
摘要:跨学科作业设计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命题改革的重要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作业设计需从优化跨学科作业设计内容结构,搭建跨学科作业设计层次体系,开辟跨学科作业设计实践路径,提升跨学科作业设计育人价值,落实跨学科作业设计课程理念等方面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为课堂提质增效,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 作业设计 实践路向 道德与法治
(林建梅,福建省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正高级教师;李兰天,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基于校园心理剧的学科融合育人
摘要:基于校园心理剧的学科融合育人是以校园心理剧为载体,以“聚焦心理问题的真实性探寻主题、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性确定目标、强化具身学习的体验性创设任务、立足学生主体的建构性设置评价”为学科融合育人的实施路径,搭建思想政治、语文、艺术、体育与健康、劳动等课程与校园心理剧的关联,促进各课程、资源、教师、各专业人员等要素共生共融而实现育人的目的。它有利于破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隐性与复杂性等教育难点,有效提升学科融合育人功能。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 教学实践 融合育人
(周静,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善用生活实践逻辑 破解学科关键问题
——以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为例
摘要: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追求。学科关键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以生活实践逻辑为抓手,建立生活实践逻辑与学科理论逻辑的有效联结是破解学科关键问题的重要途径。坚持从生活实践逻辑到学科理论逻辑,激发探究欲求;从学科理论逻辑到生活实践逻辑,强化学以致用;生活实践逻辑与学科理论逻辑相融合,促进知行合一。
关键词:生活实践逻辑 学科理论逻辑 学科关键问题 《法律与生活》
(张同秀,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指向思维进阶的思政课项目式学习
摘要:指向思维进阶的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渗透到初中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堂改革走向深入。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通过主题设计、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评价保障等路径,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促进学科知识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效衔接,对助力初中学生思维进阶,进而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思维进阶 学习理路
(姚亚平,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大思政课建设
摘要:在新形势下,亟需推动高中思政课形成特色鲜明的育人导向,促进融合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既要内涵式发展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又要外延式拓展思政课的基本路径,着力推动高中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究“五育融合”理念下高中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要以融合思维推动高中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跨域融合持续完善高中大思政课程体系,以融合育人发挥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关键词:五育融合 大思政课 实践路径
(吴志,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2024年《法律与生活》等级考试题
评析及启示
摘要:作为本轮课程改革新设置的模块,《法律与生活》教学及考试评价均已平稳落地。从试题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等角度分析试题,有助于理解考查意图,明确教学方向。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改进《法律与生活》教学,应当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着眼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设计和实施单元教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等级考 试题评析 教学建议
(张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用“六个必须坚持”融入高考评价
——例谈2024年高考政治试题
摘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是打造新时代思政课新气象的基本要求。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高考政治试题的核心价值线、能力素养线和命题情境线。试题用“六个必须坚持”培养学生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养成自信自立的人生观、善用守正创新的辩证法、秉承系统观念的演绎法、培育胸怀天下的认知论和践行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引导学生成为新思想的践行者,学以致用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
关键词:“六个必须坚持” 高考试题 立德树人
(李庆,重庆市巴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例析本土素材融入综合性试题命制
摘要:本土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是试题命制“活的资源库”;综合性试题命制是新时代探索素养导向命题方式的生动实践。本土素材融入综合性试题命制应以立德树人为追求,彰显价值引领;以生活逻辑为出发点,创设真实典型情境;以问题驱动为核心,引导深度思考;以思维层级为抓手,科学划分素养水平。从而真正发挥综合性试题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
关键词:本土素材 综合性试题 试题命制
(游文意,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一级教师;任东辉,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
教研一体化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指明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方向与目标。教育家精神在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可以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入手,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对于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中的具体引领。思政课教师应秉持深厚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研一体化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教研一体化 思政课教师 立德树人 专业发展
(李静,广东开放大学湛江分校,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2024—2025)。)
新课程下思政课教师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学反思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梯。当前教师进行的教学反思活动,存在着笼统、简单、片面等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反思应坚持方向性、求实性和全面性,着眼于学生的真实学习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准确、及时捕捉教学实践中的瞬间生成,自觉主动思考教学预设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思考背后的问题原因,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反思 教师成长
(张莉,北京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