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里斯本丸沉没》的文化价值”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前主楼A802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郭佳宏、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猛、哲学学院副编审刘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凯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李啸洋博士等多位学者专家与会。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程光泉主持了研讨会。
程光泉在开场发言中简要分析了《里斯本丸沉没》电影上映的文化意义、历史价值以及中央高层对本片的重点关注、研讨。《里斯本丸沉没》作为中国电影工业的最新力作,成功地以“世界的语言讲述世界故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期间与伊丽莎白女王晤谈时,曾以“里斯本丸”营救事件为例,强调中英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这不仅是中英两国历史交往的见证,也是伟大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团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于10月31日邀请该片制片人和方励导演等主创人员来校,成功举办了放映活动和映后交流活动,获得了热烈反响。
刘翔的主旨发言从电影上映之后获得的现象级高口碑说起。接着从儒家思想的“仁”与“人”的角度入手,强调导演在电影中以人道主义为本,聚焦每一个“具体的人”,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抗争、受难与牺牲,重思个体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构建。她还从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概念出发,试图重新找到人与人之间彼此真诚对话、深刻共情的普遍基础。而这也解释了《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电影为何能够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刘翔还分享了她在英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的亲身经历,借以传达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民族历史的尊重。她总结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具体的人”的可贵记录,更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对战争的抨击和对历史的尊重。
李凯从历史学科的专业视角,提出《里斯本丸沉没》的文化价值更多地在于以客观史学的视角看待历史事实。他认为,历史不仅是真实和定数、规律,更在于每个历史亲历者所讲述的不同故事。历史记忆是需要复原的,历史不仅是宏观事件的叙述,更需要关注个体命运和经历。他强调,通过对具体人物故事的呈现,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背后的情感和人性。他提到,影片通过多元视角展现了不同国家参与者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使得历史叙述更加丰富。同时他也指出,这种多元视角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理解与交流。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是每一个社会都应承担的责任,而这部电影正是对这一责任的重要呼应。李凯着重分析了提示物在社会化场景与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里斯本丸沉没》的重要手法。
李啸洋的发言聚焦于《里斯本丸沉没》的艺术手法。电影以冷静、客观的叙事设计,通过采访英军战俘、美军炮手及日方监管者的后代,影片融入了家庭、情感等细节,展现事件的复杂性。比尔·尼科尔斯在《纪录片导论》中提到的六种表达模式和三种声音在影片中得到了有所侧重的应用。影片以个人化的叙述替代权威历史视角,把故事置于家庭所经历的事件的场域当中,带有一些家庭民族志的意味,令观众能够获得更为切近的视角。方励导演选择通过个人故事走进历史,消解了专家的声音,引导观众自觉思考战争与国家等宏大主题。此外,影片还展示了记忆如何被不同媒介和文化所抓取和重构,彰显了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见证历史、传递真实方面的重要力量。
杨志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从微观角度探讨了《里斯本丸沉没》的叙述方式。他强调通过生物学的视角来探讨历史事件——尤其是对细节的关注,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他回顾了微观战史详细记录1944年松山战役的经过,表明细致入微的历史叙述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代价。杨志还强调,微观史学视角与生物学方法论必须结合历史理解的重要性,以避免陷入单一叙事的局限。他说:微观历史不仅是对具体事件的深入研究,也是对人类命运和情感的深刻反思。通过具体细致的历史叙述与历史语境的复现,可以揭示更丰富的历史真相,从而对宏大的历史取得更全面的理解。
郭佳宏分享了他作为故事发生地——舟山当地人,对《里斯本丸沉没》及其历史事件的个人感想。他从舟山港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背景,指出舟山自明清时期以来就作为海岸线的重要节点,在历史上与世界的交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舟山居民的性格特征,强调渔民在面对海上救援时表现出的无私精神和勇毅来自古已有之的海上互救传统。他通过个人经历和地方故事,展示了舟山人对救助他人的责任感,这种精神深植于舟山本土文化的个体认同中。由此,郭佳宏表示了对方励导演及其团队努力挖掘这一历史事件背后人性光辉的敬意。他认为,《里斯本丸沉没》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重建,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被遗忘的历史。郭佳宏强调,舟山作为这一事件发生地,有着独特的人文背景和历史渊源。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关注舟山及其人民在历史中的角色,以及在上述历史事实中展现出的无私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赵猛在发言中首先引入了克利福德·格尔茨提出的“深描”概念,强调这一人类学方法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深描不仅关注事件表象,更深入探讨其文化背景和意义,旨在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含义。《里斯本丸沉没》不仅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再现,更是通过对相关人物及其后代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中英日三方的复杂关系和人性光辉。赵猛从情感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指出影片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悲剧感受,包括爱情、亲情和战友情等多种情感。他强调了善良、正义和担当等价值观在影片中的重要性,但对影片在展现中国人民遭受侵略背景下的善良表示疑虑,认为应更全面地呈现历史背景,以增强对舟山人民正义感的理解。由此,他总结道《里斯本丸沉没》不仅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一种对未来责任的呼唤,促使观众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在研讨会的最后,程光泉简要回应了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认为《里斯本丸沉没》中方励导演所采取的克制含蓄的叙事手法和让事实说话的基本态度,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我们中国人今时今日的文化自信。电影超越了某些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观念,不是为了激发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共情。这部电影重现历史事实并指向社会现实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