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主办的“共同价值与文明多样性”圆桌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大学顺利举办。本次论坛是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跨越边界的哲学”的圆桌论坛之一,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院吴向东教授主持,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四十余位相关领域学者参与。
“共同价值与文明多样性”圆桌论坛在罗马举办
圆桌论坛进行中
圆桌论坛进行中
会议伊始,吴向东主任介绍了与会专家,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圆桌论坛伊始,吴向东对“共同价值与文明多样性”主题作了说明,他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AI为代表的当代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包括病毒、战争、对抗等在内的诸多因素正在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现代性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裂变,旧的秩序正在瓦解,新的秩序并未生成,人类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是时代之重大课题。本次圆桌会议的主旨在于围绕价值与文化来反思现代困境,通过文明对话回应时代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主持圆桌论坛
第一位报告人是国际价值学会创办人、国际价值学会前会长、美国督优维尔大学哲学系教授约翰·阿巴诺,其报告题目是“关怀、希望的人类价值与可持续文明”。他指出,人类的文明即是我们出生的环境,但也是有待我们发展和推进的传统。面对现代性的变迁,我们应该像人类历史上的前辈一样,在继承的同时,面对时代的问题革新我们的文明。当今时代的任务就是构想并创见一种可持续性的文明,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关怀与希望的价值。关怀包含有建设性、保护性和人际性三个维度,只有同时考察对他人的关怀、对共同体的环境与安全的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文明的建构。与关怀的人文价值同等重要的是希望。他强调,希望是一种内在性的导引价值,它不是一种神学上的盼望或期许,而是一种面对尚未实现之物的独立价值观,一种将未来视作旅程的态度。它能唤起热情,帮助我们进行探索和规避风险。发言结束后,阿巴诺与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院田海平教授就关怀伦理、希望概念的本体论地位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国际价值学会创办人、国际价值学会前会长、美国督优维尔大学哲学系教授约翰·阿巴诺作主题报告
第二位报告人是罗马尼亚科学院副院长、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前校长米尔恰·杜米特鲁教授,其报告题目是“宽容、慈善与易缪主义”。他指出,对今天的共同生活而言,宽容和慈善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借助对宽容概念的探索来阐述的多元主义,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把人类当作整体来进行思考。基于本体论和结果论两个不同的模型,杜米特鲁尝试证明,如果人们以宽容的方式行事,那么他们会过得更好且更加理性,因此宽容值得被视作共同体生活的一个核心价值。同时,参照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中对宽容及其困境的讨论,他澄清了传统上宽容原则可能面对的困难与悖论,指出它在价值观冲突情境下可能遭遇的挑战。对此类挑战的克服需要慈善原则以及多边认知原则的补充。这种认识论和本体论模型的目标不是达到解释的一致或者实现单一的真相,而是减少分歧、促进宽容进而实现更可持续的共同生活。随后,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院罗松涛教授进行了点评,并把对宽容原则的理解与孔子所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结合起来,拓展了相关的讨论。
罗马尼亚科学院副院长、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前校长米尔恰·杜米特鲁教授作主题报告
第三位报告人是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卡拉·丹纳尼教授,其报告题目是“融入:正义的一个乌托邦任务”。丹纳尼首先梳理了乌托邦思考的传统,指出该概念在定义上的困难,进一步限定了自己的用法:之所以借用乌托邦的概念,旨在强调如何基于现实并超出现实来思考,突出未来的可能性。乌托邦与现存的不公正作斗争,以实现维护人类尊严与促进人类繁荣的正义社会。就当今世界面对的不公而言,她指出融入的概念是我们想象未来正义社会的关键。融入是一个关系性概念,但其根据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脆弱性。脆弱性不再是归之于某一个群体的特质,而是人之为人的本体论特征。人与人之间因此必定彼此依赖、交融。强调这种脆弱性而非自主性,意味着在思考共同体建构的时候强调共融互通,而不是自主主体的契约型合作。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托马斯·迈克尔教授围绕现实政治中的移民问题,就融入的概念与丹纳尼展开了讨论。
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卡拉·丹纳尼教授作主题报告
第四位报告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卫·巴托识,其报告题目是“整合的跨文化价值”。巴托识从比较哲学的视野出发,基于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哲学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探索,他认为“整合”应当被视作思考今天人类文明与人类存在的重要概念。整合在广义上可以是一个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概念,它涉及到了宇宙的、世界的、社会的组织,是贯穿宇宙衍生和人类历史的动机。但今天,现代化的危机使得我们变得原子化,不仅丧失了与宇宙的统一感,也丧失了人与人之间在共同体中的归属感。对照德国哲学中强调的普遍精神,他指出中国哲学中对“天人合一”等观点的探索也为我们今日遭遇的挑战提供了资源和线索。“整合”应当作为一个普遍原则,成为一个跨越国界与文化的核心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卫·巴托识作主题报告
主题发言结束后,吴向东对四位报告人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指出他们的报告是对圆桌主题的具体阐释,并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性”进行了发言。他指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新近中国的百年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概括总结,包含着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文明自觉和意义自觉。这种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文明色彩,它凸显出独特的辩证理性、关系性思维和共同体原则,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世界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是一种建构性而非对抗性。结合各位报告人对共同价值与文明多样性问题的探索,他强调,在遭遇众多挑战的今天,我们坚信交流、对话、互鉴、共存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文化因多元而开放,因开放而交融,因交融而进步;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需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通过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最后,本次圆桌会议论坛在与会学者的深入交流讨论中圆满结束。
圆桌论坛部分发言学者会后合影
郑旭东老师进行评论
田海平教授进行评论
罗松涛教授进行评论
Thomas Michael老师进行评论
本次世界哲学大会,除主办“共同价值与文明多样性”圆桌会议外,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多位教师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学科视角出发,组织或参加了多场圆桌会议和学术论坛,并担任多个分会场的主席,如刘孝廷教授组织了题为“文明未来之新视角”的圆桌会议,作了关于“未来与文明转向”的发言,并与来自美、英、意、日等国的学者展开了讨论;蒋丽梅教授组织举办了“个体、知识和语言:道家的边界意识”圆桌会议,14位专家围绕该主题进行了讨论。在分会场上,吴向东、田海平、刘孝廷、罗松涛、蒋丽梅、代海强、徐克飞、万兆元、张励耕、展翼文、刘万瑚、崔晓姣、刘翔、郑旭东、楚轲、潘越、Thomas Michael等教师,分别以“价值与历史的辩证法——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争论”“人与类人之间的道德前景”“《哲学研究》私人语言论证的双面解读”“法律与再生产:阿尔都塞对资本主义法律的批判”“重述过去以构建未来:康有为和雅斯贝尔斯论世界历史”“布拉德雷的真理程度学说”“问题敏感性之辩护”“‘回到事情本身!’与‘到事物本身!’: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现象学方法比较”“后人类状况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探析”“论斯宾诺莎与布林堡《论恶的书信》中的两种弑母”“德勒兹文本中的三重差异”等为题进行了报告,并与现场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
吴向东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会场发言
田海平教授在“生命哲学”分会场发言
刘孝廷教授组织“文明未来之新视角”圆桌会议并发言,万兆元老师进行发言
蒋丽梅教授组织举办“个体、知识和语言:道家的边界意识”圆桌会议并发言
潘越老师在“当代哲学”分会场发言
刘翔老师在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现场
“个体、知识和语言:道家的边界意识”圆桌会议合影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参加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的部分师生合影
本次世界哲学大会讨论了亟待深思的问题,促进了学者之间的交流,传播了中国学者的声音,展现了北京师范大学价值文化研究与师大哲学的风貌,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也将继续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的思想气度,持续扩大本中心、本学院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