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返本开新 铸魂育人——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泰安举行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有学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罗浮山泰学学校承办的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于2024年10月14日在山东泰安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教师教育学院等高校的知名专家,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广东、江西、福建、山东、湖南、贵州、重庆等地著名学校校长和教学名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近四百人汇聚一堂,聚焦“返本开新  铸魂育人”主题,分享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理解,交流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经验,探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路径方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奉献了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观点。

图片.png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海平教授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要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推进“第二个结合”、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指明了方向。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经论坛已经举办七届,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中断,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籍由这个论坛的报告,推动起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促进在本轮课改领导机构中设立了传统文化组,在所有的课标和教材中都浸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说,论坛在推动传统文化进入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论坛是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新一轮新课标教材全面进入中小学的背景下召开的。许多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带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问题新期待来参加论坛,论坛聚焦“返本开新、铸魂育人”这一主题,就是凝炼承先启后,推动教学的现实需要。田海平指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我国价值哲学与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重镇。中心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地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优势,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中的价值与文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才培养、积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文化繁荣。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化,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心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期待以全小中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为平台,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与核心价值,引领和促进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田海平提出,仁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良好的价值文化训练,仁的教育本质上就是人的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是有别于现代集约化教育。第一,它集中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提原则。仁的教育就是要有温度的情感教育,提供了一种自由教育的情感机制,有别于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仁的教育,提供了处理他人关系和他者关系的奠基性原则,他强调人的智力的根本在于利己利人,必须以与他人的成全和成全他人为前提,进而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原则;第二,它提出和的理念。在不同的社群和不同的国家中,人们如何有尊严的生活在一起,相互承认,相互合作,是运用于族群间、国际间的相处之道。仁的教育强调一种宽容多元的人格,慎独对话的交流方式和相互结合的价值方式;第三,儒家仁的教育是强调坚守底线的教育,强调以德服人,规范行为的原则。我们行为应该遵循底线思维,要以人为核心,去寻求人的合理性、自我坚持的良知、幸福和行为理由的根据;第四,它提出了天下视野,体现在强调天下为公。一个良性的社会让所有人都明白人人天下为公,人人不得天下为私,强调公平的教育,反对霸道原则,强调王道原则。最后,是仁的依据,突出体现在儒家强调规范心灵秩序的教育原则,育人之仁实际上是儒家讲的一种智的根据。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所说的“志于道,依于仁”,是人之自我确立的核心,所以这是一种强调有志向的自由教育的仁的依据。与工具化实用主义的教育不同,仁的教育强调价值性、文化性的重要性,人的教育不仅是有温度的情感教育,有情怀的爱的教育,有包容的真言教育,有坚持的道德教育,有志向的自由教育,因其本身共同的人性和德性,是人类文明最好的价值文化训练。今天面对共同遭遇的现代性难题,需要挖掘仁者爱人的教育内涵。这个启示就是人性先于理性,仁的教育是人类文明最好的价值文化内涵。

    图片.png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任剑涛老师在论坛上分享了对中华文明复兴的深刻思考。首先,中华文明复兴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尤其是2025年将迎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基本建成。在他看来,这一过程不仅关乎文化自信,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当前文化状态时,任剑涛提到中国在全球主权国家中的文化定位,强调中华文明在历史上取得过辉煌成就,但中国的现代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上,相对容易解决的是硬件问题,而文化和文明问题则涉及软性的思维和心理准备,需要长期、理性的思考和规划。任剑涛特别提到,中华文明复兴需要当代中国人承担起文化使命。在探讨古今之变时,他强调现代复兴必须秉承悠久的传统。他指出历史可以分为过去、现代和未来三个时间尺度,并提到明末以来中华文明的发展陷入停顿,这一停顿使得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中逐渐落后于西方。通过对比西方与中国的发展历程,他强调了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中的追赶过程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这一过程中所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中华文明现代复兴需要结合古代与现代文明,强调三方面结合:中华文明与世界现代文明、古代与现代文明、现代与未来发展。他呼吁大家以人类共同责任为基础,树立全球视野,同时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推动中华文明在未来的发展。这种结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现代社会需求的回应。最后,任剑涛总结道,中华文明不仅要在当下实现复兴,更要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大家要共同努力,不仅要关注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还要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人类共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一伟大事业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与努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图片.png图片.png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沈湘平在主题为《“日月而不自觉”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的讲话中,围绕“日用而不自觉”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首先强调了教育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基石作用,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地位。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基础,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沈湘平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教育标准、要求和载体都变得清晰明确。他回顾了近年来中央发布的关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件以及提出的到2025年基本建成传承体系的目标,并强调了贯穿国民教育的重要性。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实现了有指南、有课标、有教材的“三有”状态,这标志着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深入融合。沈湘平指出了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如何开展学科主题学习、如何配备师资力量等问题。他特别强调了避免知识化和形式化的重要性,指出传统文化教育不应仅仅成为死记硬背的知识,也不应只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教育的实质。他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以致道并以此成人,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他引用孔子“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的观点,强调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或技能,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传统文化的特性出发,理解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无形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使这些影响变得更加明显和积极。沈湘平强调了 “日用而不觉”的理念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五个启示:首先,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内在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形态。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文化基础;其次,教育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的道能够发扬光大;第三,教育选材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第四,教育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和领悟传统文化;最后,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将学到的道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最后,沈湘平强调,“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正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教育界需要特别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领悟日用而不觉的论述。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教育者应该从传统文化的特质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和实践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从而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中国人。图片.png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增为以“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教学”为主题,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新时代的教育任务,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作为教育人,要有意志,要有精神引领,要自觉肩负起守正、传承、创新的教育使命。首先,她强调了课程教学承载的文化责任。文化是可视的,通过学校的环境和宣传内容可以感受到其力量。她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一所高中橱窗栏展示的校友英勇救人的事迹,强调了文化是可视的,并且通过学校环境和宣传内容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文化如何通过教育的载体传递给学生深刻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周增为认为,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理念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场景和行为传递给所有人的,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文化传递,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这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教育者需要清醒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了解其发展特质,从而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地传承和创新文化。其后,周增为讨论了传统文化对课程教学的意义。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本体现,不仅是教育内容,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和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育人属性,课程教学应成为传承和转化这些文化素养的关键。他强调,高质量教育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学生精神成长,培养他们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最后,周增为提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课程教学需要做的几件事情。其一,应提炼和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华,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让学生成为优秀文化传播与创新的主体,使他们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思想。此外,他建议建立跨学科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通过实际考察、创意工作坊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他强调探索文化实践方式,通过生动讲述、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知文化多样性,并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工作者应自觉肩负起守护、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图片.png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前副院长、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学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苏金良老师在发言中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文·三化·三人”的教育框架。他讨论了天文、地文、人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他还分析了汉字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中的运用,以及通过阅读经典、古典、原典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他强调了教育应该基于中国立场,同时拥有世界视野,并且要实现知行合一图片.png

北京舞蹈学院武功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郑维忠以“中国扇舞蹈中的传统文化之美”为题讲了三点: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理;二是团扇舞蹈传承了中华民族千年基本保持不变的审美定势——含蓄美与朦胧美;三是团扇舞蹈的人文精神被定位人的觉醒,人的自觉。图片.png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元俊从基本做法、主要成效、心得体会、困惑打算四个方面,阐述了宁阳县复圣中学是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复圣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png

  山东省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苏明汇报了学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学校接下来发展的工作思路。他表达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学校将继续秉承“菁莪乐育”的教育理念,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深耕文化沃土,再谱育人新篇。图片.png

  下午论坛上,来自福建、河北、贵州、广东、江西、湖南、云南、河南、重庆等地的9名优秀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分享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本届论坛还在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举行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公开课展示活动。图片.png图片.png图片.png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论坛秘书长程光泉在大会总结中指出,传统文化教育将面临一个重大转变,这个转变可能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期待专家学者、广大教师、教研人员等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全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图片.png

图片1.png